第四届济源钢铁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隆重召开
12月10日上午,来自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和优特钢深加工行业的知名企业、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齐聚济源豪生酒店,参加由河南省企业服务活动办公室、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第四届济源钢铁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郝敬红,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委员、副市长俞益民,中国轴承协会理事长周宇,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协会紧固件分会顾问沈德山,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玉田,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局、原材料处负责人,郑州、洛阳、安阳、新乡、焦作、三门峡、南阳、济源等市的企业服务活动办公室负责人,集团公司重要用户代表参加了本届现场会。现场会由集团公司总经理曹立国主持。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委员、副市长俞益民首先致辞。他说,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主战略,延链补链发展钢产品深加工产业。依托济源钢铁、中原特钢的优质材料,发挥济源辐射周边六省5亿人口的区位优势,年钢材深加工量达50万吨以上。特别是济源钢铁以庞大产能和优质产品为基础,深化国内外合作交流,成为卡特彼勒、一汽、陕汽等汽车用钢的专业供应商。并通过区域加工中心牵引,投入10余亿元建设深加工项目,未来将形成百万吨级的深加工能力。对于省工信厅此次在济源组织召开第四届济钢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他表示,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推动济源钢铁以及全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步伐,积极加强与省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工业经济整体发展质量。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郝敬红在讲话中介绍到,召开第四届济源钢铁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旨在搭建钢铁与装备制造企业产销对接平台,推进先进钢铁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区域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济源钢铁由建筑用钢向工业用钢、由普通钢向优特钢转型,进入中国优特钢企业第一梯队,成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世界钢铁100强企业,为我省钢铁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示范引领。济源钢铁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取得很好的效果,济源钢铁的产品种类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相继研发出风电轴承滚动体、高端欧美系齿轮、高牌号帘线钢、铁路用钢、石油机械用钢、高端汽车用钢等一些列高技术含量产品。同时,加强与深加工企业合作,向金属制品、装备制造等产业延伸,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钢铁材料解决方案。今天举办第四届济源钢铁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就是要进一步搭建钢铁新材料上下游合作对接平台,推进钢铁产品由中端向末端、由低端向高端的迈进,提升产业价值链,着力打造中西部最大的钢材加工中心。
最后,他希望济源钢铁和与会的企业把握机遇、协同发展,找准合作共赢结合点,探索合作交流新模式,龙头企业要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产业链、价值链资源整合,中小企业要积极融入产业链条,立足自身优势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主动研究行业、分析行业,深入研究河南和周边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工艺技术升级与核心装备开发,对标国际、国内优质产品,加快进口材料国产替代,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共同做优做强我省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
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玉田在会上致欢迎词。
他说,2017年6月,省工信厅为了推动河南先进制造业发展,由陈维忠副主任主持,召开了首届济钢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会议推动了济钢与河南境内装备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对牵引河南制造迈向高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8年5月,由朱鸣副主任主持召开了第二次济钢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会议是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钢铁形势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范围扩大到国内外的重点用户,会议权重持续增加,区域加工中心支撑中国制造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9年10月,省工信厅郝敬红副厅长主持召开了第三次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会议立足于优特钢产品精深加工,探讨如何精准服务于下游用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成为会议的主题。
时隔一年,郝厅长再次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鼓舞与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更是对过去五年来区域加工中心建设成果的一次整体检验,同时为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高质量的、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持续的根本动力。
济钢自2004年起,先后投资80多亿元,启动了“普转优”、“优转特”工程。如今不仅拥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装备工艺,培养了一支包括国内外专家在内的优秀研发团队,形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技工队伍,使生产工艺日臻完善,产品质量日臻稳定,品牌效应日臻凸显,得到了下游装备制造用户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产品及市场应用跃入新台阶,和国内外一大批中高端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以德国戴姆勒DAIMLER、中国一汽、二汽、重汽、长安、三环锻造、三环车桥等为代表的汽车钢用户;以国际某知名公司、中国人本、哈、瓦、洛为代表的轴承钢用户;以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中国三一重工、徐工、柳工、山推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钢用户;以东风德纳、汉德株齿、重汽变速箱等为代表的齿轮钢用户;以资阳中车、眉山车辆、中铁宏吉为代表的铁路钢用户;以长征重工、重庆齿轮、河南涵翔为代表的风电钢用户;以一汽富奥紧固件、东风紧固件、舟山市7412紧固件、上汽标准件、宁波金鼎等为代表紧固件钢用户;以德国舍弗勒SCHAEFFLER、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恒立液压、无锡新合益、云南西仪等为代表的易切削非调质钢用户等等。在河南境内,济钢是郑煤机、宇通客车、中国一拖、洛轴、洛阳轴研所、南阳英威、红阳精工、郑州713所、华威齿轮、许昌远东、焦作中轴、巩义恒星等机械企业的主要供应商,济钢工业钢占河南工业钢市场需求量的60%以上。
据中国特钢协会今年10月份统计报,我公司优特钢产量排名全国第5位,特钢产量排名第4位,其中轴承钢排名第3位,齿轮钢和弹簧钢均排名第4位。今年10月份,我公司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列入河南省2021年第一批备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标志着济源钢铁的主导产品迈入了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行列,也标志着河南省高端装备制造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变革,已经开启,面对诸多困难和各种矛盾的交织叠加,济钢有信心、有能力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集结上下游用户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深化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快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打造服务型钢铁,持续推动河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伟大进程。
现场会上,中国轴承协会理事长周宇作题为《迈向新时代的轴承行业和轴承钢》的专题报告,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协会紧固件分会顾问沈德山作题为《2021年紧固件行业运行情况及展望分析》的专题报告。区域加工中心企业代表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莹、东风锻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瑞朝、一汽锻造(吉林)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宝存、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祥贵、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荣分别发言,回顾了与济源钢铁合作共赢的历程,展望美好的合作前景。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白瑞娟作济源钢铁区域加工中心建设五年来的回顾及规划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五年来,济源钢铁工艺装备完善及产业链延伸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产品品种、应用呈现出跨越式增长和拓展,品种钢产量累计增长32%,中高端优特钢产量累计增长56%。2021年10月,济源钢铁在特钢行业排名第4位,在优特钢行业排名第5位,已成为全国规格最全的优特钢棒线材生产核心骨干企业。下一步,将重点规划进行工艺装备的持续升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及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基础原材料, 在中国制造 2025 战略中充当主力军。
现场会上,为实现轴承钢、汽车用钢等技术项目研发与产品应用的直接对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市场效益,在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集团公司与东风锻造有限公司、一汽锻造(吉林)有限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咸阳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下午,公司领导万长杰、周集才分别主持了2021年集团公司重点用户座谈会和精品材公司重点用户座谈会。
在重点用户座谈会上,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方军宣布了济源钢铁《关于授予“2022年度企业战略合作伙伴”表彰“2021年度优秀代理商”“2021年度优秀分公司”的决定》;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经理杜玉柱作2021年的销售工作回顾及2022年工作计划的报告;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玉田分别向2022年度企业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度优秀代理商、2021年度优秀分公司颁发牌匾。随后,与会人员坦诚交流意见,互通行业信息,分享经验,为提高合作共赢水平出谋划策。
集团公司总经理曹立国在用户座谈会上强调,济源钢铁是在用户特别是重点用户多年的陪同下成长起来的,从钢种的研发到生产管理、技改方向、服务用户,到员工队伍的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今后,济源钢铁和用户的这种上下游友好合作关系不但要保持,还要有发展创新,深度融合,建立产业生态链,济钢作为产业链的首端,要做好链主,进一步完善协同研发机制,打造上下游利益共同体,做好产业链协同发展、健康发展,携起手来,共同增强抵御市场冲击能力,把产业链做大做强。
第四届济源钢铁区域加工中心现场会的圆满成功召开,使全省上下对区域加工中心建设和我公司继续深耕优特钢领域并向钢产品深加工方向深度转型达成了新的共识,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必将推动我公司加快构建河南省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使河南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制造 2025 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